2月15日,由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发起,广州市粤求新教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捐赠的AED捐赠仪式在广大附中番禺实验学校举行,蓝态公益基金会组织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了专场培训,随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落户校园,将有效提升学校的急救能力和水平。
这也是AED项目启动以来第一场专门针对学校的专场培训活动,蓝态公益的急救培训导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重点讲解了突发事件的急救方法、AED操作流程、徒手心肺复苏按压手法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救援知识,保障每位参加者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和AED操作技能。在老师完成演示之后,及时引导现场参加者利用急救模型道具进行徒手心肺复苏CPR和AED“救命神器”进行应急救护实操训练,切实提高参加者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能力。
据了解,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俗称救命神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瞬间发生的心脏骤停,95%以上是心源性的。我国每年出现54.4万例心源性猝死,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院外,能抢救过来的不足1%。校园内出现突发心脏骤停的也并不鲜见。发生心脏骤停后,每早1分钟使用AED,急救成功率能提升7-10%。尽早使用AED在心脏骤停的急救中尤为重要。
2月1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修订后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条例明确,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和单位应当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在校园内配置AED急救设备,提高教职工的应急救护知识,孩子在学校里的健康更加有保障。
据悉,今年粤求新公司将继续践行助力教育的初心,与蓝态公益合作分批次向学校捐赠AED急救设备,助力AED急救设备进入校园,为生命接力,让爱心传递!下一步,粤求新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在校园、社区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依托蓝态公益平台加大对AED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让“救命神器”发挥守护生命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文字 | 邓 俊
编辑 | 邓 俊
摄影 | 沈星来
责编 | 舒小勇
监制 | 卓金平
出品 | 郑宝俊
✤图片为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
✤转载请标明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