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曹操《观沧海》)抬头仰望星空,感受浩瀚无垠的宇宙之美,心灵总会得到些许的放松和滋养。
太白金星、北斗星、天狼星、织女星……每一颗星星美丽的名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浪漫的诗意情怀。从古至今,人们对浩瀚宇宙星辰大海的向往与追逐,构成了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时代在变,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不变。科技主题校园文化打造,不仅是引导学生立志、培养学科人才的需求,更是让更多的孩子树立民族自信、涵育创新文化,收获审美与人文熏陶的时代发展有力保证。
炫酷智慧教室
沉浸式未来感氛围体验
粤求新设计师认为,未来感与实用性的融合是科学教室、创客室等智慧功能场室设计的关键。深邃的蓝色、宇宙星球的意象、冷峻的几何线条……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智能交互设备的运用以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才能打造出一个既具有未来感又实用的学习环境。
这样设计出的智慧教室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诸如触摸屏、智能黑板、AR/VR设备等这些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使教室更具未来感。
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如太阳能板、绿色植物等,展现智慧教室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与追求。
生物多样性标本教室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融入多项科技元素的标本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学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提升学习体验。通过一台生物多样性查询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每种生物的详细信息,并“走进”不同的生态系统,体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这些科技手段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生物多样性标本教室,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也为学校的科普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通过这一平台,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责任感。
科技文化空间
“打卡点”属性 阳光治愈系陪伴
校园里的科技文化广场,可以是由主题雕塑、互动装置、人文科普等构成的立体空间。
视觉上,让人有一种想拍照“打卡”的新鲜感;体验上,可以通过无感互动琴弦、太阳能自行车等实际操作与体验,在探索中获得乐趣,让学生深刻领悟科技的原理与应用,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
科技文化广场、科技角等,以更加立体的方式与师生亲近,形成日积月累的治愈系陪伴,让校园里的孩子心向往之。
04
科技特色廊道
“民族脊梁”时代颂歌
特色科技长廊,可以结合学校的地域及学科优势进行主题宣传与引导,擦亮学校教育品牌。比如,汽车文化、偏物理学科等,聚焦范围化繁为简,形成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质与师生归属感、自豪感。
科技成果展示、科技发展史、科学艺术作品展示、科学家精神等人文内容等都是很好的主题方向。
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核电技术、量子通信等多个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世界舞台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绩的背后是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黄旭华、郭永怀等一代“民族脊梁”无私忘我的爱国情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立志,境教之美唱响时代颂歌。
拍摄 | 姜秀娟 邓俊 沈星来 翁宗义
责编 | 舒小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方式
邓先生 18664811648
020-848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