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化人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打造中的应用

浏览:44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2-26 分类:项目实况

 

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育人有机结合,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教育影响学生,旨在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校园文化环境教育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使命。

 

粤求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打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篇选取部分案例实景图供您参考。

01

立德树人 智慧传承

散落在校园里的经典熠熠生辉

古代圣贤高尚的品德和深邃智慧,学会一点便受用终生。例如,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等,这些在现代教育中仍然适用。

传承千年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修养,还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提高思想境界。

孔子、范仲淹等精神偶像陪伴师生成长,让孩子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弟子规》《大学》《论语》这些国学经典懂得立德修身的意义与路径。

学生通过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塑造健康的人格,在少年时代立志,规划自己的人生。与贤德同行,做有德人;与圣贤为伍,立君子品。这些通过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对其未来的生活、情感、事业以及人生具有指引意义。

02

园林景致 中正气度

不仅是建筑,更是文化传承

中式园林的意境、唐诗宋词的韵律、古朴小物的雅致……每一样流传至今的中式特色元素都有着值得我们追慕的文化与审美。

在校园环境设计中,常常会运用到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亭台轩榭等景致构成独特韵味,象征精神追求,不仅是建筑,更是文化传承,展现中华民族独特魅力。

空间设计中,结合东方山水园林的设计理念,利用借景、框景、对景等手法,打造如诗如画的空间场景,完美展现学校文脉课程和教学理念,让往来师生犹如行进在文化长卷之中。

03

文化象征 君子之风

培养人文情怀 提升文化修养

传承君子之风,培养时代新人。“君子”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具有人文情怀。

传统优秀文化中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载体,如将之运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陶冶身心。

梅兰竹菊“四君子”被历代文人赋予“四君子”之雅称,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琴棋书画被称为“文人四艺”,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

传统技艺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目前,不少学校是以优秀传统技艺作为特色,如剪纸、粤剧、刺绣等等。

学校通过传统文化空间的打造,有利于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撰稿 | 姜秀娟

 拍摄 | 姜秀娟 邓俊 沈星来 翁宗义

责编 | 舒小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方式

邓先生 18664811648 

020-84806165